记者昨日从成都市规划局获悉,经过历时半年多的实地踏勘、筛选、编制与专家评审,《成都市中心城区特色风貌街道专项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规划》初步确定了62条特色街道,将打造长约60公里的锦城步道,串联起最具老成都特色文化的风貌街道,凸显中心城区“最成都”的文化底蕴。
宽窄巷子、总府路……在62条特色街道中,记者看到了这些市民们耳熟能详的街道名。成都市规划局详细规划处有关负责人说,62条特色街道是从中心城区2124条有一定历史性的街道中筛选出来的。
以62条特色街道为基底,《规划》提出了打造若干个特色风貌街区的设想,将形成诸如少城—青羊宫、大慈寺—春熙路、水井坊—耿家巷等这样的特色风貌街区,从而构建起多个层面的成都城市特色风貌街道塑造体系。
众多特色风貌街区又形成数个特色风貌片区。每个片区包含4个层面的元素,街道格局、风貌街区、特色街道、历史建筑,部分片区还有老城墙。
将这些片区、特色风貌街区、特色街道串联起来,就形成了《规划》的最终设想:60公里锦城步道。
据介绍,针对目前确定的片区、特色街区等,《规划》提出了具体的控制原则,包括不能减少街道数量、不增加高层建筑、不破坏建筑风格和色彩的整体性等。在一些旧城区,《规划》提出了有机更新的模式,在保证居民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符合现代化城市配套标准的前提下,保留特色街道的特色,不因现代生活的介入而“变形”“走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