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四季分明,时蔬不断,季季都有新花样。而莴笋是成都人饭桌上最常见的蔬菜之一。
莴笋在四川也叫青笋,体型短小,色泽碧绿,口感脆甜,可炒、拌、烧。北京也有莴笋卖,但北京的莴笋不姓青姓白,因为其颜色发白,而且粗长,长度有时候能有四川莴笋的两倍,买得好能买到口感脆嫩的,但回味不甜,成都市场上很少见到色泽青翠的莴笋卖。所以,你完全可以想象我看到这两根莴笋时的惊喜。
这么嫩气的莴笋,当然要用最简单的方法烹饪,才对得起那一身的娇嫩。根茎部分留着做泡菜。叶子一片片掰下来洗净,切成小段,撒上盐腌10分钟。
腌好的莴笋叶轻轻挤干多余水分,装进盘里。将干辣椒撕成碎块,与花椒、蒜茸三种放在菜叶上。锅里倒入少量的油(用量以能够淋湿配料为宜),烧至七八成热,关火,将热油淋在配料上(做法与油泼面相同)。再倒入生抽、麻油、花椒油混合的调料汁,最后与两勺陈醋拌匀,即可食用。这道小菜口感酸辣生脆,特别适合搭配各类面条食用。
在成都,菜贩通常把莴笋尖含叶子的部分掰下来卖,并且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凤尾。但北方的莴笋叶通常都比较老,做菜的时候几乎都弃之不用,除非是遇到特别水嫩的,才用这种方法处理。当然也可以用油麦菜替代,曾试着做过,结果不能与四川的凤尾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