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前,我家住在新南门附近的东府街,那地方当时是城乡结合部。离东府街不远的东丁字街有个华瀛大舞台,是我童年最喜欢的地方。母亲常说,若是我去那儿,要打断我的腿。但那儿有吃有喝有玩有戏看,还有西洋镜。有时哥哥偷偷带我去那儿看戏吃东西,才叫一个高兴!
华瀛大舞台是老式的戏园建筑,灰墙灰瓦,双扇木门。剧场中央是舞台,观众席全是长板凳,一排能坐十来人,差不多20排。剧场没有包厢,单这一点,就比市中心的戏院低了一个档次,观众有不少是农村人。戏园外是一个大广场,吃喝玩乐的东西可多呢。
华瀛大舞台并不是天天演戏,只有逢年过节时才有演出。春节最热闹,戏要从初一演到十五,另外端午、中秋都有演出。票分坐票、加座和站票,站的人最多。演出时,场子里坐几个警察。一般中午12点前挂牌,写上当晚的演出节目。
哥哥带我去看过好多演出。他买加座票,把我抱在身上,不占座位的小孩子免费。记得我看过的演出,有川剧、京剧、花鼓戏、话剧、相声等,演员都不是专业的,大多是学生。我记得看过曹禺话剧《雷雨》的片断。还记得说相声的,在舞台上有个布笼笼,他在布笼笼后面说,说完才现身,向观众躹躬。
剧场外面是一个大坝子,差不多有半个足球场大。那儿天天都有人来卖吃的,有丢圈圈套东西之类的把戏,有看西洋镜的,还有卖唱、卖艺的,展示气功武术的,卖唱的一般是盲人拉琴打梆子,小女子唱。过年时,坝子里还要耍龙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