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徐悲鸿的青城山画缘
2015-02-01 13:48:10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1943年7月,徐悲鸿带领中国美术学院的全体研究员,一起去青城山写生。女秘书廖静文也一起去,蒋碧薇因此十分不甘,于是托人带话给徐悲鸿,要他将两个孩子也带去。他们的儿子徐伯阳回忆:“到了山上,我和妹妹,跟着父亲还有廖小姐住在天师洞,其他人住在上清观和其他的洞中。那些正副研究员们安排好住处后,即各人背了画箱、画架、画布到山上去画写生,父亲就留在洞中画画,我和妹妹就到山上去玩……”

徐悲鸿来青城山小住一月有余,才思喷发,不可遏制。他们饱览青城山色,主峰老霄顶岩脚的朝阳洞,深广数丈,可容百人,传为宁封丈人栖息处。清人黄云鸽曾在此结茅而居,并撰联曰:“天遥红日近,地厌绎宫宽”。徐悲鸿在此撰联:“空洞亲迎光照耀,苍崖时有凤来仪”。 在青城山的天师洞道观,徐悲鸿的居室布满了他的画,外人几乎难以插足。他激情难抑,《国殇》《山鬼》《湘夫人》《云中君》《孔子讲学》等国画与《大银杏树》《青城道中》等油画,就在这古木参天的幽静之山诞生,他还画了《紫气东来》《奔马图》《如见道心》等送给热情接待的青城山道士易心莹等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徐悲鸿在青城山的两幅气氛截然不同的人物画,都取材于屈原的《九歌》。一幅是幽静山谷中孤独的山鬼,另一幅是短兵相接、激战中为国捐躯的战士。不论《山鬼》还是《国殇》,画家的悲愤之情皆溢于画外,同祖国的脉搏息息相通。《山鬼》画作,徐悲鸿主要突出对山林女神优美形象和内在心理活动的描绘,表现山鬼的幽怨情态。画面清新、明朗、亮丽。山鬼骑着赤豹出现,披着薜荔,带着女罗,隐约透视出心中的失落和忧怨。这也是现代画家第一次绘制“骑豹”意象图。

廖静文女士2013年回忆起当年与徐先生在四川生活的点滴:“悲鸿为我画过许多画。这次在成都展出的油画《读》,还有一幅素描头像,都是他以我为模特画的。也是我们在四川生活时,他精心创作的。只要是我喜欢的,悲鸿就会立刻在画上题字,送给我。”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蒋兮湄
点击阅读更多【青城山】新闻
大基医疗与都江堰市正式签约落户 青城山世界级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建设又添新亮点
青城山镇被命名为成都市历史文化名镇 悟长寿秘诀
“法律七进”系列活动旅游法制宣传走进青城山景区
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50个活动奉上小长假旅游大餐
徐悲鸿的青城山画缘
青城山风景区实现统一供水 改由都江堰西区水厂供水
青城山已设16个SOS紧急救助亭 这次暴雨无游客用紧急求助亭
青城山旅游核心发展区商业步行街游客中心道韵青城演艺中心集中开工
[下篇文章] 《老成都风情》系列纪念邮封 戴树良:聊寄一张“老成都”
[上篇文章] 四川盆地四季分明时蔬不断 莴笋那一身娇嫩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