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模式创新
治理过程中,引入“合同环境服务”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企业将其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到水环境治理上,促进企业创新和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探索创新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调动全社会参与水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治理措施创新
经过全面调查,对不同类型的污染源进行分类处置,分别采取适宜的治理措施。一是管网配套的区域,生活污水必须就近接入污水管网;污水管网不配套的区域,要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将污水收集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二是对禁养区内养殖场(户)一律取缔,限养区畜禽养殖废水须采取“干湿分离、种养平衡、还耕还田”,实现零排放。三是按照“排放不达标就停产,治理无望就关闭”的工作底线,严厉打击河渠沿岸各类工业企业的各种违法排污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