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陈巧茹:教川剧手把手一丝不苟 疼学生排练苦煲汤犒劳
2015-02-06 14:03:55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无微不至 老师如妈妈般温暖亲切

“玲琳,来,到这边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个小姑娘叫李玲琳,今年才18岁,但非常刻苦、非常认真,而且很喜欢川剧,复排版《白蛇传》里,她是白蛇的扮演者之一,这段时间她进步非常大!”见到记者,陈巧茹热情地唤来她的学生、市川剧研究院青年演员李玲琳,对学生赞不绝口的同时,眼里透出的满是爱的光芒。记者在排练中看到,李玲琳在台上很认真,陈巧茹在台下同样很认真,时而指点动作,时而打拍子,时而示范清唱,甚至还常常从台下走到台上,手把手为学生指导动作。

陈巧茹扮演的卓文君

说起老师陈巧茹,李玲琳脸上泛起幸福的红晕。她告诉记者,陈巧茹对于自己而言,是位像妈妈一样的好老师:“我以前在外地一个川剧团,但剧团前年改制,我以后很可能不演川剧而是跳舞,但我舍不得告别非常喜爱的川剧。幸好以前曾在演出中见过陈老师,她得知我的情况后,就多方努力让我来到市川剧研究院。”李玲琳说,“去年,为了四川省第二届青年川剧演员比赛,陈老师开始给我排《惊变》,尽管天气非常炎热,陈老师还天天坚持给我手把手排练,特别辛苦。”

李玲琳透露,有一件事令她难忘:“前年年底,我参加成都市第五届艺术团体中青年演员表演大赛之后,突然得知奶奶去世的噩耗,立刻赶回老家。回来上班后,马上开始排练《尘埃落定》,我的心情一直很低落,但并没有说什么,不过还是被陈老师一眼看出来了,她关切地问我有什么难处,还说有什么需要尽管告诉她,我真的太感动了!”李玲琳说,陈巧茹令她感动的事还有很多:“我刚到成都时,老师主动提出我可以和她同住,还好几次请我去她家吃饭,我到现在都记得,那一顿的带鱼特别好吃。排练《惊变》期间,她心疼我练功辛苦,主动问我想喝什么汤,她要亲手煲给我……”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祝丹妮
点击阅读更多【川剧】新闻
感受川剧之魅:“家在成都”川剧艺术分享会
感受川剧之魅:“家在成都”川剧艺术分享会
看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卓文君》如何创新演绎经典爱情故事
廉洁主题川剧《草鞋县令》即将在成都首演
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新编红色谍战传奇川剧 《天衣无缝》昨晚首演
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新版川剧《尘埃落定》启动全国巡演
《蜀韵传香——刘芸川剧艺术成就展》回顾展示刘芸川剧成就
川剧大师阳友鹤纪念馆开馆 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古城镇古城村
成都四月好戏连台 看川剧与流行音乐跨界
[下篇文章] 2015年成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65元增速放缓
[上篇文章] 蒲江教师参加志愿者关注困难儿童 服务下乡进村帮困助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