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陈巧茹:教川剧手把手一丝不苟 疼学生排练苦煲汤犒劳
2015-02-06 14:03:55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痴爱川剧 真情与艺术一同在传递

在锦江剧场里,看着台上刻苦排练的青年演员,陈巧茹欣慰地说,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她笑着说,当年自己的老师张光茹既是严师又像慈母,尽管老师已仙逝20余年,但温暖的回忆将伴随她一生。

“我从小就想来成都学戏,但由于老家偏远,通讯又不便,总是错过戏校报名时间,我16岁那年又一次来到成都,可惜又刚刚错过,再等下一次招生需要五六年,我非常心焦,所以找到张光茹老师,恳请她收我为徒。幸好老师对我有些印象,我13岁作为叙永县川剧团学生队演员来成都汇报演出时,张光茹、阳友鹤等川剧大师都是评委。我现在对刚刚拜师那会儿还记忆犹新,老师认真地要求我:20岁之前不能谈恋爱、不能化妆、不能烫发,要专心致志学戏,然后我把名字从‘陈巧缘’改成了现在的名字。”陈巧茹说,从1983年年底开始,她就挂牌“张光茹学生陈巧茹”,开始演出《打神》,继而在老师帮助下进入当年的市川剧院一团实习,并在《武则天》中崭露头角。

陈巧茹非常难忘,老师在生命最后一段时间都不忘关心她并悉心指导:“1990年,老师被查出肺癌,从此在华西医院一住就是三年,直到病逝。1991年底,我即将去香港演出《白蛇传》《鸳鸯谱》和《打饼》,临行前去病房告诉老师这一消息,她马上打起精神,在床上指点我《打饼》里的动作和眼神。”陈巧茹说,回想起从1983年拜师到老师1993年去世的十年岁月,老师对川剧的热爱、对观众的热爱,一直深深感染着她、激励着她。“老师对艺术执着追求,引领我认真对待每一场演出、每一个观众。二十多年前第一次演《白蛇传》时,我在这部戏里演了乌龟、哪吒和白蛇三个角色,为了这台戏的需要,我一个女孩子演乌龟都行!在川剧困难的时候,即使观众很少,我也用心为观众演出。当年87版《红楼梦》剧组来成都招演员还找过我,好像是演元春之类角色,我最终拒绝了。我非常感谢老师,她对川剧的爱已潜移默化到我的身上,现在我对学生以身作则,又是一次新的传递。”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祝丹妮
点击阅读更多【川剧】新闻
感受川剧之魅:“家在成都”川剧艺术分享会
感受川剧之魅:“家在成都”川剧艺术分享会
看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卓文君》如何创新演绎经典爱情故事
廉洁主题川剧《草鞋县令》即将在成都首演
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新编红色谍战传奇川剧 《天衣无缝》昨晚首演
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新版川剧《尘埃落定》启动全国巡演
《蜀韵传香——刘芸川剧艺术成就展》回顾展示刘芸川剧成就
川剧大师阳友鹤纪念馆开馆 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古城镇古城村
成都四月好戏连台 看川剧与流行音乐跨界
[下篇文章] 2015年成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65元增速放缓
[上篇文章] 蒲江教师参加志愿者关注困难儿童 服务下乡进村帮困助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