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夜班回家,有时候累的连家务都没力气做。丈夫、孩子都在铁路工作,他们也理解。”说到下班后的疲倦时,黄幺妹对家人也是充满了愧疚。
当记者问及车间书记为何把本应男工胜任的体力活交给女工时,李书记笑着告诉记者。男职工都跑车、修车去了,本想照顾女同志,结果没想到铁路变革如此之快,运用机车数量猛增,不过她们也都习惯了。的确也是,从2000年成都客机所建成投产至今,像卢大姐、黄幺妹这样的铁路职工见证了西南铁路速度的变化。从韶山1型到韶山7型,从内燃型到和谐电力型,不同的机车正如历经15年沧桑的“一号闸口”那样,见证了西南铁路的变迁,更见证了黄幺妹等女职工在幕后保障旅客平安顺利出行经历的风风雨雨。
当准备离开时黄幺妹告诉记者,2016年客机所搬迁新址后,“一号闸口”的人工扳道将成为历史,现代化的科技将成为未来铁路发展的主方向,那时她也退休了。“明年,我一定还会来,来这里看‘一号闸口’的新变化。”记者向黄幺妹承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