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市图古籍善本再造出成果 仿真古籍《食宪鸿秘》出版
2015-02-12 20:16:45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本报曾报道过市图书馆启动古籍善本再造计划。包括《食宪鸿秘》《清代学者象传(第一集)》《林中丞书信集》以及《芥子园画传》第三集的4本古籍善本,将以“继绝存真,传本扬学”的原则进行再造。记者昨日从成图获悉,计划中的《食宪鸿秘》先期出版,记者有幸先睹为快。

《食宪鸿秘》由蓝色的锦盒包装起来,显得古朴典雅。翻开盒子,里面存放着上、下两本宣纸手工线装书,透着淡淡书香。在泛黄的宣纸上,用毛笔竖着书写着密密麻麻的食谱。书前有一篇由年希尧作的序,落款时间为雍正辛亥年。书后附录汪拂云抄本78条,同样是菜肴制作方法。

市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食宪鸿秘》是一本清代饮食文献。此书一般认为写于雍正年间,作者是朱彝尊。成都图书馆所藏的这本书为雍正九年(1731)刻本,后由于流传过程中出现轻微破损。幸得前人曾做过精细修补,已经完好如初。此藏本较为少见,刻印精良,既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又有一定的版本价值。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再造古籍善本并不是重新编辑印刷该书,而是利用高科技非接触式影印技术,将珍藏珍稀版本进行仿真影印出版。再造的善本,其影印技术之精、学术价值之高堪称空前。再造的版本不仅内容忠实原作,就连印章、笺纸也如出一辙。研究人员和普通读者都可以阅读该再造版本,无需赶到善本珍藏地。

相关该负责人说,全书一共记录了430多道菜肴的制作方法,包括各种风味酱、肉类和蔬菜,甚至还涉及海鲜之类的烹调和美容秘方的制作。从饮食口味的分布来看,此书收录的菜肴以浙江风味为主,兼顾北京及其他北方地区。书中记录的许多菜肴的制作方法现在依然被很多大厨借鉴沿用。该书将陆续投放到成都市各大图书馆,方便读者查阅。

本文共1页 1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王嘉
点击阅读更多【古籍】新闻
四川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文献修复室用心修补每一页古书
成都市图古籍善本再造出成果 仿真古籍《食宪鸿秘》出版
[下篇文章] 成都集中公布市级部门电话 须对群众投诉限期答复
[上篇文章] 开往欧洲的列车 成都到波兰罗兹中欧内陆经贸新通道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