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2015年成都民营经济高位求进 市场主体发展再获开门红
2015-03-11 23:08:40  |  新闻中心 成都商界财经消息 

打破门槛

民营经济高位求进

改革的利剑打破了创业的“门槛”。民营企业再次嗅到了改革浪潮之中的春天气息。

为打破困扰民营企业的资金瓶颈,2014年,市工商局继续运用股权出质和动产抵押登记服务等职能,帮扶中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搬去“绊脚石”。截至当年底,全市工商系统服务企业融资累计1603.24亿元,同比增长37.86%。其中,中小微企业融资1383.34亿元,同比增长33.45%。

解决融资难题,仅仅是民营企业获取红利蛋糕的小小缩影。一系列改革政策陆续出台,通过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不仅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更为广大投资创业者搭建起“链条式”牵引的红利:针对社区内不涉及前置许可事项的一般性经营项目的小额经营,实行社区备案管理,且不设身份、场所、经营项目、经营规模等门槛,而是以实际存在为备案标准,以鼓励草根创业和自主就业的积极性;为高校毕业生开通绿色窗口,提供政策咨询、项目选择、创业指导、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的“一条龙”服务,暂不具备行政许可申办条件的可申请办理《成都市灵活就业(营业)辅导证》,以支持其就业创业;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可按变更程序办理,允许保留原个体工商户名称中的字号和行业特点,为其办理税费减免、资产过户、行政审批变更等事宜提供便利,为个体工商户打造“升级版”创业梦提供政策保障;将5000万元集团母公司注资门槛降低为2000万元,鼓励企业集团化发展,为中小民营企业做大做强铺平道路。

今年年初全市市场主体发展的数据显示,民营经济在网络交易、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交通运输和仓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继续高速增长,生活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呈现出“两翼齐飞”的态势。本报记者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陈瑾
点击阅读更多【工商登记】新闻
成都按下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加速键”内资企业登记“零见面” 外资企业登记“跑一趟”
成都高新区市场主体逾13万家
四川工商:符合条件的住宅可以作为经营场所 但不得擅自“住改商”
2017年一季度成都高新区新增市场主体近9000家注册资本(金)超500亿元
成都市场主体发展三大指标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
新津县行政审批局推进工商注册“全域通办”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新津县行政审批局推进工商注册“全域通办”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四川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5.91万户成都占比四成名列首位
副省级城市上半年新登记市场主体和新增注册资本成都均列全国第二
副省级城市上半年新登记市场主体和新增注册资本成都均列全国第二
[下篇文章] 振兴川剧演出周北京启动《巴山秀才》登陆北京长安大剧院
[上篇文章] 推动充分就业 成都市2015年春风行动暨系列培训就业行动计划启动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