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人才后顾之忧 让“蓉漂”成为“蓉民”
首席观察员霍伟东: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动力,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13处谈及创业。
2月8日,成都正式启动了“创业天府”行动计划,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首次提出了“蓉漂”概念。美国硅谷有“硅漂”,全世界的精英都想去那里淘一把;北京有“北漂”,即使生活成本高,但因为创业机会多,也愿意在那里“漂”。而对于成都的“蓉漂”概念,市领导也表示,要让在成都创业的“蓉漂”,无论如何,也甘愿坚守。
要打造创业之城,关键要在塑造城市创业的“软环境”上下功夫,做好顶层设计、做好规划,建好孵化器,留住人才,进一步畅通信息流通渠道。这个时代是人才制胜的时代,无论是创新还是创业,其本质都是人才驱动。
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首先要解决人才来到这座城市的后顾之忧,让其来去自由,获得这座城市的认可感,对这座城市有认同感。给予创业人才细心关怀,让创业人才安心创业,把成都视同自己温馨的家,感受不到自己在“漂”,从而扎根成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方面,开放、包容的成都做得非常好,外来人才到成都享受到的是公平机遇、平等待遇,在居住生活、子女求学等方面解决了后顾之忧,让“蓉漂”成为“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