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创新证券融资方式
推动经济结构实现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阶段,经济结构亟待转型升级。资产证券化能够通过创新的证券融资方式,吸纳充裕的社会资金真正进入实体经济,扩宽融资渠道,并以较低的门槛盘活信贷资产、固定资产等,提高社会资金运用效率,将更多的社会资金引导到一些重点领域,包括教育、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以及低碳环保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更好地服务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此外,资产证券化也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加快证券化进程,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盘活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繁荣新兴产业。
随着资产证券化相关政策的落地,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的形式盘活资金,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运用效率。例如,成都高新区的国科海博、晶宝股份等企业已通过“新三板”顺利登陆资本市场。借助资产证券化的过程,这些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企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随着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川内排队上市的企业已多达数百家,且多为成都的企业。截至2014年12月10日,成都高新区“新三板”挂牌企业已达22家。在此情况下,成都应该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拘泥于IPO、新三板,多引导企业实现资产证券化,丰富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