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经济资产证券化
提升空间大
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市金融办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努力,我市经济证券化水平大大提升。目前,我市共有国内A股上市公司48家,其中2014年新增创业板上市公司两家。二是积极抢抓“新三板”试点扩容全国的重大机遇,已有32家小微企业正式登陆“新三板”,数量位居西部城市第一位。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为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搭建了市场化融资新渠道。目前,交易中心已正式运行,挂牌企业达193家。此外,成都市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成功发行,募集资金4.2亿元,用于8家成都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化项目。我市首单区域集优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成功发行,为两家中小企业募集资金9000万元。目前,成都辖区共有西南联合产权交易所、天府商品交易所等要素交易市场8家,纳入交易场所监管的市场配套机构1家,初步形成覆盖股权、金融资产、大宗商品、企业产权、农村产权、文化产权、排污权七大类别的多维度区域要素交易市场体系。我市先后出台《关于促进我市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的意见》《成都市创业投资企业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措施,鼓励发展早期创业投资。二是充分发挥国有资金的引导作用。2009年,我市联合进出口银行,在中西部率先设立15亿元的政府引导基金——成都银科创业投资基金。截至2014年末,银科创投设立的子基金达17只,运营总规模55.23亿元。截至目前,我市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各类投资基金达22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