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目前的课标,要让全部学校的所有年级都变成每周5节体育课,变化可谓不小。对于高中来说,这样的课改尤其困难。武侯高中的试点走在了全区前面,从去年10月起,该校就启动了每周5节体育课的试点,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每周5节体育课意味着体育的课时和语文课时一样多,比数学和外语少一节,超过物理、历史。
此外,体育课的上课模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该校学生不再统一上大课,而是根据爱好自主申报喜欢的体育项目,申报人数达30人以上的项目,学校就聘请老师开课。上课时,学生们根据自己选修项目走班上课(也就是前往相应的场地,如篮球馆、足球场等)。
据川大附小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每周5节课的体育课改已在学校实施了3周,学生、家长们反响都不错。以该校为例,体育课占用的是下午的托管时间以及一节校本语文课的时间。体育课的内容也分为锻炼身体素质的“大课”和专项训练两类。
招聘体育老师 今年靠“抢”
课程量的激增,最大的难题便是师资。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这场改革,武侯区从去年就开始酝酿大规模引进体育教师。在和各个学校依次核定体育教师缺口后,武侯区与成都体育学院多次磋商,今年年初所有学校面向成都体育学院的专场公开招聘会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