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创新
“点赞”科创通的知识产权服务“融合模式”
“‘科创通’平台的构想很好,融入了互联网+的理念,构建起了一个科技服务的大市场,而知识产权服务元素,全程融入其中,这样的‘融合模式’非常有创新。”在成都科技创新服务窗口,申长雨用了20余分钟时间,深入了解了“科创通”的构建及运行模式,并为这个“成都造”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点赞”。
“这个平台体现的‘融合模式’的服务理念,将知识产权融入到创新全流程,融入到经济、产业主战场,这样的方式,会衍生很多新的知识产权服务模式。”申长雨分析,知识产权是科技创新最重要的产出,评价创新直接的方式,就是知识产权。
申长雨对成都知识产权工作寄望良深,“成都知识产权工作的诸多领域都有着很多创新经验,探索在更广领域先行先试,在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专利质押融资,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如何融入知识产权工作创新,成都在这些领域,大有可为。”
谈中心
四川中心起步最晚但成效抢眼
“四川中心是京外6个中心之中,起步最晚的一个,但在一年多时间里,成效却很抢眼。”在与四川中心负责人交流之后,申长雨有感而发,“从签订框架协议到筹建,一年多时间里,四川中心不仅架构搭建完成,还提前进入了‘状态’,启动审批业务,并与当地合作,做出了一些服务地方经济的成果,中心揭牌,翻开了新的一页,让每一份审批的专利,经得起时间、市场的考验,让中心工作融入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四川中心要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