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无处安放的乡愁 不变的包容特质 成都街巷的历史文化记忆
2015-04-03 18:59:17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在成都,有条街叫东城根街,此前还有一条街叫西城根街。城根,为何以这样的方式命名?因为清代成都建满城,命名者将北京的命名方式带到了这里,用以表明这两条街道与满城的位置关系。袁庭栋考证,“这在南方城市中仅此一例。”

成都有一条小街叫小淖坝。“淖”字来源于北方的蒙古语,也就是水泽之地。“南方城市街道中用‘淖’字的也仅此一例,这充分体现了成都文化的包容性。”

袁庭栋说,成都从古至今至少有5次大规模移民,特别是明末清初,多地的移民汹涌入川,铸就了成都人特有的包容。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成都过去有20多条街道以会馆命名,这些会馆,都是清一色的移民会馆,如至今犹存的陕西街、燕鲁公所街、江南馆街等。

时至今日,成都地名里以河、桥、庙等命名的街道比比皆是,红牌楼、红照壁、九眼桥、青石桥、洗面桥、小关庙、衣冠庙……这些地名,复原着古老成都的地理信息,讲述着成都2300多年的建设进程。

《成都通史》作者之一、四川师范大学教授谢元鲁认为,历史变迁、社会发展充分展现在地名中间,细数成都的地名,就是在阅读这座城市的历史,感受历史中的无限风光。

本文共5页 12345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成都日报
点击阅读更多【地名】新闻
“乡村著名行动”:地名喜提“电子身份证” 让千年乡愁上导航
江苏首批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公布 共计200个
教育部:地名用字属于专用字领域 争议地名读音需进行专门研究审定
成都137路公交站名拗口走红网络:暂时想不到更好的命名办法
成都137路公交站名拗口走红网络:暂时想不到更好的命名办法
成都137路公交车50个车站命名近似 乘客称堪比英语听力
成都27条道路拟命名出炉 看看这些地方在哪里
成都中心城区扩大后,路名出现了哪些重复?新道路将杜绝重名
成都正式拥有四环、五环和六环路了
[下篇文章] 新都区“豪掷”280万元重奖名优教师、名校长以及名师工作室
[上篇文章] 成都首条有轨电车R1线在新津开工 一期工程预计年底通车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