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高娃坝坝足球队”成都足球的东郊记忆
2015-04-11 22:24:34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1984年,在厂职工教育中心我认识了高娃,他姓高,人不高,却很精灵。他属于那种“费头子”型的,听课时屁股下面好像有钉子似的,没有一刻静得下来。一下课,高娃就来劲了。班上那些小伙子喜欢听他神吹足球,他不仅吹得,还很激情地指手画脚,辅以各种丰富的夸张表情。他比我讲课更吸引人,班上几个小伙子就被他吹进了“高娃坝坝足球队”。

那会玩足球还没九十年代那么火爆。七十年代在成都城区内机关、工厂、学校要数篮球场最多,喜欢看篮球比赛的人也多,八十年代提督街的老文化宫、北门成华街的城北体育馆每个星期天都有篮球赛,遇到联赛,门外买票的球迷就排起了“长蛇阵”。

足球的普及程度和影响就远远不及篮球了,尤其场地更为稀少。六十年代,成都市标准足球场仅有顺城街的市体育场,它是唯一建有环形观众看台的比赛场地。东郊体育场和西郊体育场都是比较简易的足球场。成都中学里13中足球队最有名气,校内也仅有一个非标准的足球场。高娃是1976年读的13中,进校后就迷上了足球,成了班上的足球队长。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冯荣光
点击阅读更多【成都足球队】新闻
成都足球的辉煌第一声“雄起”从成都吼出来
谈足球改革 辜建明 见证成都足球30年
“高娃坝坝足球队”成都足球的东郊记忆
英国传教士陶氏兄弟最先把足球引到成都 百年前华西坝足球开踢
上世纪80年代“蓉城杯” 成都人的“世界杯”
成都职业足球跌至冰点“没有了职业足球,只好去羡慕人家”
成都天诚俱乐部球队没了 基地还在挣扎着 “不职业”害了天诚
成都天诚足球队宣布解散 球员失去依靠四散离去各谋生路
[下篇文章] 杨红樱亲子阅读会13日在杜甫草堂举行 家长要成为孩子的“读伴”
[上篇文章] 成都93号汽油今晨每升涨9分 加满一箱油将多支付大约5元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