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设置红外相机200余台
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了解,2012年开始我市启动了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红外相机监测项目建设。“近年来,我们在野外共设置红外相机200余台,通过持续监测,取得了明显成效。”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已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市四个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红外线监测体系,共拍摄到大熊猫、雪豹、牛羚、金丝猴、林麝、绿尾虹雉等珍稀野生动物及保护区人类活动干扰照片数万张和大量视频。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红外自动触发相机监测体系,对监测资料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更好地服务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入人类无法到达之地
实现“24小时值守”
据介绍,红外线自动相机监测技术,在树栖兽类、地栖鸟类,以及夜行性动物的监测方面显示了其难以替代的优越性。因为这种技术,相机能够深入人类无法到达的地方,而且实现了“24小时值守”,一旦有野生动物经过,就能够立即触发相机启动,拍下照片或视频。就算动物发现了相机,也很少会产生反感。
记者了解到,黑水河自然保护区、鞍子河保护区相继拍摄到雪豹的珍贵照片。鞍子河保护区、龙溪虹口保护区和黑水河保护区更是连续3次拍摄到野外大熊猫照片以及育幼视频。红外相机还能拍下珍稀野生动物的行为细节,例如龙溪虹口保护区的红外相机之前就拍下了大熊猫吃喝拉撒的细节动作,这对研究和保护珍稀野生动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