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上海自贸区挂牌的前两个月,2013年7月,成都高新区已将申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议相继提交到成都市和四川省的相关部门,开始了冲刺中西部第一个自贸区的行动。
2014年2月,《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支持成都创造条件争取设立西部内陆自贸区,从省级层面明确要申报国家自贸区。
尔后,省政府还专门组织队伍前往上海,学习自贸区经验,病出台《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工作方案》。四川省将全面复制或借鉴35项上海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 对此,外界认为,四川这是在构建“准自贸区”。
今年3月31日印发的《四川天府新区2015年重点工作推进方案》,明确提出“争取国家支持设立中国(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
起步早,准备好,这是否能够保证四川在自贸区下一轮扩容过程中笑在最后呢?对此,世界自由(贸易)区组织中国区域总代表潘力认为,在自贸区将进一步扩容的背景下,未来自贸区可能从两个方向“扩军”,即沿江沿边,过程中,既要看这个地方区位的重要性,也要看当地自身推进改革开放的力度。
中国人民大学陈秀山教授则表示,四川是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腹地和重要增长极、促进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纽带和重要依托、保障国家安全和维护民族团结的战略前沿和生态屏障,在国家对外开放的格局中区位优势明显,在角逐下一轮的国家自贸区中有很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