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污染分布和成因
扩散条件明显改善
二氧化硫浓度下降
空气污染咋分布?《公报》也对空气质量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从2014年成都区域主要污染物浓度分布看,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呈现自西向东递增的态势。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浓度中心城区及二圈层基本相当,个别区县甚至高于中心城区,中心城区与二圈层的浓度梯度消失,呈现连片污染态势;而二氧化氮污染,中心城区较高、三圈层较低、二圈层居中;二氧化硫污染,城市北、东方向区域,包括青白江、彭州、郫县、龙泉驿区较高,反而中心城区、三圈层大部分地区较低。
对于整个污染的成因解析,《公报》分析为,2014年成都市气象扩散条件相较上年有较大改善,对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稀释较为有利,对颗粒物的削减作用明显。比如,2~4月冷空气较上年频繁,11月气象扩散条件偏好,大范围雾霾天气后延至12月中下旬才开始出现。同时,全年雨日数增多,累计较2013年同期增加7天,特别是2~3月及10月雨日数为2013年同期的2~3倍;另外就是受极端天气如浮尘天气影响程度大幅减轻。
《公报》也显示,二氧化硫浓度较上年有明显下降,这与我市近年来连续有效的治理措施密不可分。2014年,成都市按照《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及其2014年实施计划、《成都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试行)》等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和应急处置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治理减排措施。
其次,新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限值,现有的火力发电锅炉及燃气轮机自2014年7月1日起执行新的排放限值,新排放标准的实施,促使企业改造脱硫、脱硝等技术,对污染物减排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减轻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污染的效果较为直接和明显,从而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