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在寻资过程中感受到,“很难见到投资人,一般是商业计划书投过去就石沉大海。”
四川大学学生史维杰相对幸运。前不久,经过半年多的寻找和努力,他成功融得了一笔天使投资,但获得投资的过程却极其艰难,半年多时间里,在网上投资料,带着项目参加各种路演……“像瞎猫碰死耗子一样,全靠撞大运!”
在本报牵头的大型网络调查中,44%的人认为,在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中,缺乏与风投对接的平台。国元资本、汇金资本、锦华资本执行董事、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王进坦言,如果不是通过平台的中介作用,大学生创业者很难见到投资人,“公司一年要看几千个项目,时间很紧很紧。”王进认为,与社会上成功创业的融资人项目相比,大部分大学生创业者项目一般都是轻资产或轻技术,再加上创业团队经验缺乏,很难获得风投机构的青睐。
对李浩而言,平台让他起码有了见到投资人的机会。最近,他经常出现在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心,在这里有专门部门负责大学生创业者与投资机构的沟通,李浩不仅见到了投资人,还获得了投资人对其项目如何成功融资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