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曾平解读唐诗中蕴含的成都艺术
2015-06-14 23:07:30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昨日,本报携手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图书馆推出的“我们一起读唐诗”系列活动,带读者品味了唐诗中的三国蜀汉文化。今天,我们邀请到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曾平,请她为大家解读唐诗中所描绘的成都艺术之美。曾平介绍说:“成都在唐代不仅以绚丽的蜀锦、蜀绣声名远扬,也以音乐、绘画和戏曲著称于世。诗圣杜甫有‘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渠画无敌’等诗句,即是对锦城音乐、绘画之美的盛赞。今天,我选取三首唐人诗作,和大家一起领略唐代诗人眼中成都绘画、音乐与戏曲的艺术魅力。”

净众寺壁画  郑谷感叹所画之松胜真松

危根瘦尽耸孤峰,珍重江僧好笔踪。

得问游人多处画,却胜涧底作真松。

说到唐诗中的绘画,曾平告诉记者,唐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大发展的时期,而成都绘画在唐代别具风采。曾平介绍说,唐代有不少著名画家都曾在成都的寺院作过画,特别是唐代中后期,许多画家为躲避中原战事纷纷来到成都,在成都形成了一个画家群。他们的画作多以佛寺壁画为主。

“画意与诗情的相互触发、相互激荡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当时在成都的诗人,看到如此众多精妙绝伦的笔墨丹青,自然忍不住诗兴大发。晚唐极负盛名的诗人郑谷在观赏净众寺壁画后,对画家笔下松树的孤傲凌云之姿大为赞美,于是写下这首《西蜀净众寺传经院壁画松》。可见,当时成都的佛寺壁画已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曾平解读说。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王梓均 王嘉
点击阅读更多【唐诗】新闻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曾平解读唐诗中蕴含的成都艺术
[下篇文章] 今日杜甫草堂著名历史学家谭继和等带你“品杜诗 学写诗”
[上篇文章] 首届全国城市围棋联赛在广西南宁揭幕 成都队憾失开门红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