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知了猴”​高蛋白低脂肪 成都闹市捕蝉人1月抓万余只知了 专家:重金属污染慎吃
2015-07-22 17:07:46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蓉城百态 

美食名为“知了猴”,看这名字,和“知了”有关系?没错,和一到夏天就在人耳边吼个没完的那货,是亲戚。

“知了猴”是晚辈,知了是“长辈”。通俗点来说,知了猴是知了的幼虫,也就是蝉蛹啦!它们可以在土里潜伏3年、5年,甚至17年。不过,虫也总是要长大的嘛,化不了蝶也得有对翅膀不是?于是每当夜幕降临,这些小家伙就探出地面,寻找能依靠的树干、草叶,花一个多小时,等待脱壳羽化为知了。

虽然成都人是好吃嘴,兔脑壳、猪尾巴、鸡脚杆啥子都吃,但是“知了猴”的市场并不宽广嘛!如此大规模的抓捕行动,肯定是有勇有谋有计划的啊!为了弄清楚情况,华西都市报记者趁着夜色,寻着手电筒光线,去找到了这群“很拼”的吃货们,发现他们还不是本地人呦~~~~

这些逮虫吃的人,很多是来自河北、山东,几年前搬到成都居住。这抓“知了猴”的传统,也是从老家就养成的。天黑了,父亲就带着孩子、老人带着孙子,提个手电筒和塑料瓶,到树林里去找好吃的啦。大规模到这片林子捉知了猴,是今年才有的事,“虽然这林子以前也有,但没人捉,今年不知是谁开始捉了,我们才跟着来。”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作者 宁芝
点击阅读更多【知了】新闻
“知了猴”​高蛋白低脂肪 成都闹市捕蝉人1月抓万余只知了 专家:重金属污染慎吃
[下篇文章] 成都破获特大盗窃车内物品系列案 针对奥迪A6犯罪嫌疑人开宝马X5盗窃
[上篇文章] 预计成都电网今夏最高负荷超去年同期 局部地区或出现供电紧张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