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叶尚华的多年关照下,肖兴玉身体比较健康,没什么大毛病。“我们像邻居更像亲戚,这样的医生真好。”肖兴玉说。
“不速之客”变为最受欢迎的人
7月7日,赵玉明的团队照例下村上门服务。按照惯例,全科医生团队每周都要下乡服务,这是7月的第一次下乡。护士提前两天通知慢病村民按时在家等候。那天上午,赵玉明团队给还没建档的村民进行例行体检,下午随访6名在家的慢病患者。
前段时间给他打过电话咨询的郭传龙拿着检查单子来找赵玉明。郭传龙的水肿已经比较明显,血压有点偏高,赵玉明仔细询问他饮食、服药情况,让他去卫生院复查。
回到卫生院,赵玉明团队赶紧把资料录入系统,如果遇到一下拿不准的病症,如慢性病人的并发症等,就要请患者专门到卫生院副主任医师坐诊的办公室,调整诊疗方案。
另一名全科医生徐勇这两天有点着急,他管理的一名患者出现心脏问题,患者独自生活,徐勇担心他疾病发作。徐勇把情况通知给了和卫生院协作的成都军区总医院,一名专家很快来了,两人一起去患者家里看了情况,初步稳住了患者的病情。患者对徐勇感激不已,久久地拉着他的手不放。
“上门服务听起来很不错,可是一开始我们开展工作很难。”赵玉明说,有一回,他到一户人家去看患者,结果那家人提一把刀来见他。原来,患者久病不愈,家人对此感到异常烦恼,不相信有人能将患者治好。
给村民做健康管理一开始并不顺当。“村民没觉得高血压是一种病,对我们的建议根本听不进去。”于是,赵玉明只好不停“念叨”,如果不吃药,血压太高会中风,中风之后就不能做农活了,或者就瘫痪了。时间久了,村民渐渐感受到了管理慢病的好处,自觉按时服药,改变饮食、生活习惯。村民对赵玉明的态度开始转变,他从“不速之客”变为最受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