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追寻“红色”遗迹 80年前的旧木桶 装满了长征中的“邛崃往事”
2015-08-18 22:11:07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80年前,邛崃原油榨乡13大队的刘代春是位猪肉商贩,每逢油榨乡和附近的火井、高何等乡镇场期,他都要赶场去卖猪肉。

1935年11月到1936年2月期间,红军的司务长每到场期,总要去刘代春的肉摊买猪肉。刘代春不愿收红军的钱,但司务长却坚持要按市价支付给刘代春。司务长前前后后在刘代春的摊位上买了约300斤的猪肉,由于当时红军使用的是边区布币,几次下来,一共给了刘代春几千元布币。

司务长对刘代春说,等革命成功了,你拿着布币,找当地政府兑换成到时候发行的钱。然而刘代春眼见革命成功新中国成立,却一直舍不得把布币换出去。

在红军北上离开邛崃后,刘代春把布币小心翼翼地包好,夹在《三字经》里,藏到自家房梁上,这才避免了布币被敌人搜走。几十年中,布币虽然泛黄,却丝毫未损。

1981年,刘代春已是80多岁高龄。他怕后人保管不善把布币损坏,这才找到了当地政府,要捐出全部的布币。政府收到这些珍贵的布币后,依照当年红军的承诺,给他兑换了300元钱。这在上世纪80年代,已是不小的金额。

如今,刘代春早已过世。但这珍贵的布币却成为了文物,保存在邛崃市文物管理局。它带领前来参观的人回到80年前的岁月,重现红军与群众之间的感人深情。

木桶

1935年6月,老红军王能益战斗中负伤,被送到桃坪羌寨的村民余志坤家中养伤。在余家人悉心照顾下,王能益伤势逐渐好转,便每天拎着木桶帮余家打水。王能益归队后,余家一直保留着他当年打水用过的藏式木桶。

本文共9页 123456789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王垚
点击阅读更多【长征】新闻
成都市温江区委老干部局文艺汇演庆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郫县隆重举行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歌咏活动
郫县隆重举行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歌咏活动
峥嵘岁月红军在成都的112天 他们的足迹不可磨灭
峥嵘岁月红军在成都的112天 他们的足迹不可磨灭
《隐秘征程——红军长征在四川》昨晚四川电视台首播24日登陆央视纪录频道
《隐秘征程——红军长征在四川》昨晚四川电视台首播24日登陆央视纪录频道
武侯区老干部局举行长征主题书画展 传承红色精神 共建美好蓉城
武侯区老干部局举行长征主题书画展 传承红色精神 共建美好蓉城
大型交响套曲《长征》回川重绘出当年红军长征的历史脉络
大型交响套曲《长征》回川重绘出当年红军长征的历史脉络
《勇士》来成都宣传银幕再现“飞夺泸定桥”红色经典
《勇士》来成都宣传银幕再现“飞夺泸定桥”红色经典
成都民企出资拍摄 《红军小学》在北京电影学院首映
[下篇文章] 四川省慈善信息平台已进入建设后期 最快年底可投入使用
[上篇文章] 四川航空成都至迪拜航线9月4日开通 航班号3U8945、3U8946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