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电子科技大学电工学院为“林为干班”聘15名“国字号”导师
2015-09-24 23:42:20  |  新闻中心 成都教育教育新闻 

班级采用虚拟班级模式,学制三年,即本科3至8学期,采用“本硕贯通培养”加“双重导师引导”模式。“本硕贯通培养”指班级学员在本科期间可以提前选修高年级课程,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大四阶段提前选修研究生课程。“双重导师引导”即为每名学员配备校内学术导师和校外学术导师,其中校内学术导师由电工学院优秀教师担任,主要负责学生学术科研的全过程指导和培养;校外学术导师由学术见长的知名校友、学术大师担任,与校内导师共同负责引导学生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参与学术会议等。

师资力量:班导师“大牛”云集

首批“林为干班”导师队伍可谓“大牛”云集,包括IEEE Fellow聂在平教授、入选者陈志璋教授、曾兵教授,“长江学者”杨仕文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胡俊教授、李宏亮教授,“青年”入选者康凯教授、孙胜教授、陈建文教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潘锦教授、杨建宇教授、樊勇教授,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副主任徐锐敏教授,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程钰间教授,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陈益凯教授。雄厚的师资力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导师聘任仪式上,首批班导师集体亮相,并依次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聂在平教授说:“我和大家一样做过电子科大的学生,后来成为了电子科大的老师。希望你们努力奋斗,让自己的学业和事业从‘林为干班’这个高起点起步、腾飞。”杨建宇教授希望同学们一步一个脚印,确立目标,管理好时间,找到好的学习方法,最终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陈志璋教授认为同学们的人生旅程还很长,需要不断努力,保持进步,才能收获成功;曾兵教授从“梦想、机会、奋斗”三个关键词解释了他心中的梦想;陈建文教授希望大家在未来的时间里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超越自我,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机遇,成为电子信息领域的优秀人才;程钰间教授分享了自己的学术经历,希望大家在四年的生活中奋斗不止,青春无悔。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周波
点击阅读更多【电子科技大学】新闻
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师生入驻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
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师生入驻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
电子科技大学食堂办扶贫“土豆宴”全校师生6天已经吃掉近12吨
电子科技大学食堂办扶贫“土豆宴”全校师生6天已经吃掉近12吨
四川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在成都成立
第十三届公共管理国际会议在电子科技大学举行
OPPO TOP高校创新科技大赛AI赛季在电子科技大学启幕
电子科技大学对外发布2018年自主招生简章计划招收240人
中国文化·望江楼公园体验基地揭牌
第一届四川省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在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体育馆举行
[下篇文章] 夫妻阻碍民警执法 成都男子被行政拘留10天
[上篇文章] 四川检验检疫局 川内信息互认 企业就近“报检”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