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武侯区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首批约2万平方米的创新创业载体项目已全部交付,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扶持+内生性发展”的全新模式,武侯区将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最终打造成为“蓉漂”创新创业的首选之所和中国西部地区的创新创业新地标。同时,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孵化出的产业化项目将在西部智谷创业园区得到加速发展,最终形成“两核共振、四区互动”的多点发展格局,力争到2025年,吸引各类创业人才20000人,街区创新创业载体数量达到40家,载体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
“双创”时代之下,承接成都打造“创业之城、圆梦之都”的目标,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是知秋一叶。就在它的数公里之外,成都高新区打造的创业天府旗舰项目“蓉创广场”,也同样如火如荼。这个数十万平方米的旗舰项目,尚未正式发布,就“未映先热”地吸引了国内外科技孵化、创业投资领域的各方关注,虽然还没交付使用,20万平方米的蓉创广场,敲定的、在谈的已超过三分之一。
不仅如此,多种模式探索“众创空间”建设运营,将闲置楼宇和厂房升级改造为众创空间,成都郫县“菁蓉创客小镇”作了初步探索,利用产业化项目存量房源,120万平方米“菁蓉创客小镇”正在加速聚集创业创新动能;将传统孵化器建设运营与众创空间无缝契合,从天府新谷生长而出的蓉创茶馆,将“很成都”的交流、交往、交易茶馆文化与创业创新文化结合,探索传统孵化器载体、金融、市场资源与众创空间互动接轨新典范;天府新区依托天府创客、天府创新中心打造天府大道创业走廊……据统计,成都市现有国家、省、市级挂牌创新创业载体已达121家,初步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梯级创业孵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