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摄影师叶青:此时此刻此地此景 不同寻常的文艺心。
2015-11-14 22:55:25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气氛

找到主题,表达观点,找到这个摄影方法,叶青还受到两位摄影师好友周安和李杨的影响。李杨给叶青看过美国摄影家罗伯特·弗兰克的作品。弗兰克1924年生于瑞士一个犹太人家庭,1947年移民美国,是美国摄影界及电影界的标志性人物,最著名的影集是1958年出版的《美国人》。就二十世纪50年代的摄影而言,正常曝光,背景里水平的地平线以及其他正确的“要素”选择均是不可逾越的基本理念,而弗兰克的照片常常违背这些普遍接受而又不可言喻的法则,其歪歪斜斜的背景地平线,往往无法逃脱批评家的注意。弗兰克说他的摄影理念就是“照片的色彩就是黑与白,就我而言,它们代表了希望和绝望。”

叶青看弗兰克的作品,看不懂,曝光、焦点、构图都没对,作为一个片子任何一块都不成立。李杨问,那你看了是啥感觉?颓废、荒凉、沮丧,找不到北。对呀,他就想表达这个,你读懂了。

然后还有荒木经惟的片子,很多片子单独抽离出来就是废片,但有他的观点、气氛,成为一组图片就成立了。虽然有些仍然看不懂,但其主题摄影的观念对叶青却很有影响,“所有的东西要为气氛出发,就像写文章,是用抒情的,还是朴素的,还是悲情的,语言要统一。所以,一旦确定了主题和语言,影响我气氛的很多片子都要剔出来,这样表达的内容、观点就自然出来了。”

路上

《老家》系列的完成,应该说是叶青摄影之路的一个转折点。2008年,叶青带着父亲的遗愿,回到老家四川省平昌县粉壁乡,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用镜头记录仍然在那里生活的亲人的现状和一些残存的生活痕迹。“童年老家的记忆是模糊的。老屋很破烂,一方小天井,一间猪圈一间厨房一间堂屋一间睡觉的地方……”这个有些灰色的背景,是叶青生命的底色,决定了她日后很多选择,从摄影到生活。

本文共7页 1234567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孟蔚红
点击阅读更多【摄影】新闻
“中国梦·劳动美”第十一届全国职工摄影展在重庆美术公园开幕
“中国梦·劳动美”第十一届全国职工摄影展在重庆美术公园开幕
英国摄影师迈克·费里曼Michael Freeman丽江开展:冀以镜头促进跨国文化交流
首届“讲好全球发展故事”国际对话会在贵州省遵义市举行
青海生态摄影作品获第4届全球华摄国际摄影大赛优异成绩
青海生态摄影作品获第4届全球华摄国际摄影大赛优异成绩
青海2名摄影师闯入国际顶级自然类摄影大赛2023德国亮点赛决赛
青海2名摄影师闯入国际顶级自然类摄影大赛2023德国亮点赛决赛
贵州“80后”探洞摄影师周元杰:用光影点亮“地下世界”
贵州“80后”探洞摄影师周元杰:用光影点亮“地下世界”
川渝两地123幅青年摄影作品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展出
2020首届“天府之国”国际摄影巡回赛在成都落幕15幅作品获金奖
2020首届“天府之国”国际摄影巡回赛在成都落幕15幅作品获金奖
[下篇文章] 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建馆30周年 持续助推川美全方位往来
[上篇文章] 央广《新闻纵横》丝路故事:蓉欧铁路通往欧洲的货运快铁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