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述研究的传承和延续,“穴位的敏化研究”由成都中医药大学牵头,梁繁荣教授主持,北京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第四军医大、四川大学的相关科研人员参与。梁繁荣教授表示,研究将在前期成果基础上,运用多学科、前沿方法,探讨穴位的敏化原理和特性,揭示穴位在疾病诊断、预防、治疗等方面的作用机制等。
据介绍,该研究包括“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的临床研究”、“穴位敏化的客观显像研究”、“敏化穴位的微理化环境变化的系统生物学机制”、“穴位敏化的调控机制研究”、“穴位不同功能态的临床应用研究”等5个子课题,将针对穴位敏化研究存在的关键问题,揭示穴位敏化在不同病症发生、发展、转归的时空动态规律,为临床选穴、选法、选时间提供依据;实现穴位敏化从“沉寂”到“激活”的动态可视化显像;揭示敏化穴位微理化环境ATP、5-HT、HA等物质的动态响应特征,明确敏化穴位小分子代谢物质基础;证实穴位敏化是中枢敏化外在表现的创新学说;阐释穴位敏化神经科学原理;明确穴位不同功能态在针灸临床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和预后判断中的运用价值,促进穴位敏化向针灸临床应用转化的全面推广,提高针灸临床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