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摄影艺术家骆丹个展“作为时间界定的光”:唯一的题材就是内心
2015-11-28 22:18:00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离开职场后的骆丹,更可以完全按自己的性情,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每当他觉得对这个世界有话要说,他就和摄影机上路了,简单而纯粹。采访中有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很多人问他怎么找到摄影题材?其实对他而言,所谓题材只有一个,就是内心,找到内心,至于用什么去表达,都是形式而已。

如今骆丹在温江一处高楼里建起了自己的工作室。这里,与都市的繁华保持的,不仅是地理的距离,也是心理的距离。不外出时每天他都会来到这里打理所有事务。看似离群索居的生活,其实乐趣无穷。骆丹轻易不敢让邻居进来,因为这里太像黑作坊了,水泥墙面和地面让屋内光线偏暗,会客区少量的必需的家具陈设外,就是拍摄区顶天立地的放大机,几支摄影灯。库房区三面墙的木架上,一排排摆满了暗房需要用的化学试剂和各种工具,散发的味道让这里更有了作坊的气质。屋内最显眼的是巨大的铁质冲洗槽,是他自己设计的,尺寸太大,当时只能在现场焊接安装。邻居进来看了一会儿发表感想:你这个床有点大哦。

我惊奇地发现,骆丹成了一个发明家。一个他自己做的冲洗设备,一个木头盒子,上面各种旋钮开关,他兴致勃勃讲解完了,我还是不大懂工作原理。骆丹说,很多艺术家都自己发明器材,他特别佩服达·芬奇这些人,脑壳里能装那么多东西,然后还能自己实现。骆丹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有很多乐趣,这个爱好的直接结果是不仅自己不愿扔东西,垃圾堆都恨不得去刨一下。

发明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把控的过程。把控,是在这次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刚开始接触摄影,第一次影像从显影盘出来,就有控制感带来的那种愉悦。

骆丹说,这个世界很大,怎么从个人角度出发,在你能控制的范围内完成你最初的设想是很重要的。而一个成熟的艺术家对作品的认识和把控是基本的。剩下的,听天由命。

本文共8页 12345678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孟蔚红
点击阅读更多【摄影】新闻
“中国梦·劳动美”第十一届全国职工摄影展在重庆美术公园开幕
“中国梦·劳动美”第十一届全国职工摄影展在重庆美术公园开幕
英国摄影师迈克·费里曼Michael Freeman丽江开展:冀以镜头促进跨国文化交流
首届“讲好全球发展故事”国际对话会在贵州省遵义市举行
青海生态摄影作品获第4届全球华摄国际摄影大赛优异成绩
青海生态摄影作品获第4届全球华摄国际摄影大赛优异成绩
青海2名摄影师闯入国际顶级自然类摄影大赛2023德国亮点赛决赛
青海2名摄影师闯入国际顶级自然类摄影大赛2023德国亮点赛决赛
贵州“80后”探洞摄影师周元杰:用光影点亮“地下世界”
贵州“80后”探洞摄影师周元杰:用光影点亮“地下世界”
川渝两地123幅青年摄影作品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展出
2020首届“天府之国”国际摄影巡回赛在成都落幕15幅作品获金奖
2020首届“天府之国”国际摄影巡回赛在成都落幕15幅作品获金奖
[下篇文章] 西部首届化工物流供应链发展论坛在成都举行 化工行业如何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上篇文章] 成都红星路二段文士荟萃 文化高地 风流蕴藉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