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制度里的信息化新设计
在成都,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确、细致、深入、规范”为特征的全面管理模式,它要求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制度化为保障,从而获得更高效率和更多效益。
在金牛区,实现有效管理、提高管理效能的重构路径,以信息化为突破口,开启时间窗。
2015年9月,路过黄忠街道路段的市民王荣,发现二环路西二段的新店招换了新款式。全新的店招,颜色艳丽,材质看起来也高端许多,“不容易损坏!”谈起自己的第一个感受,王荣直说,“好看!好看!”,但让王荣感到惊讶的是,每一个小小的新店招都有一个小小的身份证,以及对应唯一的“身份证”编码。
“为了强化管理力度,实现精准管理,全新升级以后的新店招都有自己的编号,每一个店招也都有自己独立的‘台账’,包括尺寸、大小、业主、时间都一一记录。这一方面方便我们管理,也方便民众监督。”金牛区城市管理和园林景观科负责人解释。“在管理前置的过程中,我们以每条道路为单位,对经审批办证的商招店招进行统一编号并粘贴号牌,在努力实现门牌号、招牌名称、招牌证号、辖区自编号‘四统一’的基础上,尽力降低后期管理的难度。”
而在金牛区,实现物件的“身份证”编码,除了全新的商招店招以外,包括果屑箱、垃圾桶、压缩站等环卫设施与市政设施也一并纳入信息编号的基础工程,给每一个物件同步进行编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