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重构,值得期待。
“重构”制度中的民众深度参与
解决城市管理中的诸多矛盾问题,需要发挥整体优势,聚集效应。
城市管理体系重构,在设计出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管理城市的机制之时,还应该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提升管理效能。从而在不断改善环境、叠加幸福指数的同时,让一座城区呈现出活力向上的综合管理能力。
这是2015年初冬的黄忠示范片区。
作为城市管理转型升级的一个标志,全新的示范片区,不仅浓缩城市管理的“成都精髓”,这里还更宜居、宜业、宜人,并可成长为一座城市,观察其城市管理发展轨迹的风向标。
再一次来到这里,你很难想象,曾经的老城区、老街道、破旧的店招、破损的人行道,就这样在管理者的倾力而为下焕然一新。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个个新店招,一个个健身路径,以及老百姓们常常在乒乓球台挥洒球拍的声影,一点一滴累积出首批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示范片区”的内在含义。
能够一眼看出城市管理痕迹的,是硬件的改变。
走进同兴路,一个个漂亮的港湾式自行车停车点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周围是花,又美观,又好看!‘肚子’里还有新学问!”仔细一看,停车点的“肚子”里,还有防盗栏,充电插座。车主把自行车停放在新港湾里,不仅安心,还可为车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