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上午10点45分,在水井坊街道,监督员王小英在牛王庙巷16号的一个垃圾桶旁发现了违规堆放的建筑垃圾。她立刻掏出手机,上传照片,而这些数据也立即上传到指挥平台。
接到报告后,指挥中心调度员杨敏,立刻通知在附近的城管队员陈佳前去处置。片刻后,指挥平台再次收到从现场传回的照片显示,建筑垃圾已经处理完毕。此时的时间显示为10点47分。
整个过程经历5个环节,但完成处置却不到两分钟。在城市建设管理转型升级过程中,锦江区水井坊街道建立了覆盖辖区,实时动态调动的快速指挥系统。记者昨日从成都市数字化监管中心获悉,为了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锦江区、青羊区等一些街道从去年开始,试点探索利用智能手段提高城市管理的效能,并逐步扩大到其他区域。到今年年底,成都二环内的28个街道都将建成快速指挥系统,成都城市管理的效能将会大幅提高。
处置问题效率提升近10倍
“智能化”中枢实时动态指挥
昨日上午,记者在水井坊街道办事处信息指挥平台看到,大屏幕上显示着辖区内主要街道和路口的实时画面,“这部分我们接入了111个天网摄像头。”而在另一边是辖区院落的画面,一共268个摄像头。通过这300多个实时画面,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能迅速发现屏幕上可能出现违规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