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目睹了从问题的发现到处置的整个过程,按照系统显示的时间,简单便于处置的问题均不足2分钟就得到了处置。“过去,从发现问题到处置问题,至少需要15分钟左右。”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以前,辖区内城管人员主要分布在主要街道,对一些背街小巷的问题疲于应付,街面上问题发现不够及时的情况时有发生;现在,有摄像头的地方由指挥中心盯着,出现状况立即会通知附近的城管人员过去处理,大量的城管人员都下沉到街道和社区,去发现那些摄像头尚不能发现的问题。
为了能更加科学地调配人员,辖区内的城管队员都配备了城管通GPS定位模块,可以实时采集城管协管员的GPS坐标,“通过这个坐标,哪些区域人手不够,哪些区域人员多了,我们可以科学判断,进行合理调配,以最快的速度处置问题。”水井坊街道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个系统,客观上也对执法人员起到了督促的作用,从而建立起队员的管理、监督机制,实现城管效能督查。
智能城管逐步扩展
年底二环以内街道全面实现
成都作为全国数字化城管首批试点城市,围绕“快速发现和快速处置”这一核心,将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市政设施、城市照明都纳入了成都城市信息化管理的范畴,借力2万多个天网摄像头,成都的城市管理变得信息化、数据化与快捷化。2011年,成都所有区(市)县的重点乡镇都接入了数字化城管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