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温江区万春镇土豆传奇“第六产业”催生成都田园奇迹
2015-12-05 14:11:49  |  新闻中心 成都商界财经消息 

效益倍倍增 家家忙创业

“种植普通土豆,每斤售价不到一元。而现在种紫薯每公斤价格能达到12—20元,光是鲜薯一年就是3万元;加工项目方面,我们投产后可增加3—5万元的附加值;再加上游客采摘体验、挑选品相好的进行礼品包装,这一部分的收入也不低,所以一年实现10万/亩的综合效益完全没有问题。”在“第六产业”发展模式下,刘一盛的“紫土豆”真的上演了“收益传奇”。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其他园区。在新津县安西镇,这里的葡萄依靠先进的种植技术,可以卖到每斤20至30元,其中一种被村民称为A17的神秘葡萄品种,更是卖到了每斤180元。在大邑县韩场镇,成都市场价5元/公斤的草菇,采摘价可以达到8元/公斤;全镇工厂化栽培和食用菌深加工的年产值更是超过3亿元。

可观的经济收益带动了村民的创业热情。在新津安西,年近60岁的王金秀曾在成都当地最大的有机葡萄种植基地,新津县安西镇龙藤庄园里打了三年工。在这三年里,她认真学习葡萄种植、经营和管理技术,并参加了合作社举行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如今,她利用自己的土地以及承包的土地加入了合作社,也当起了老板。

而大邑韩场的菇农王全志告诉记者,他家一年种3亩蘑菇,轻轻松松就可赚到两万多元。“企业每年下订单,发菌种,派人来教我们怎么管理,到了收获季节还上门来收,十分方便。”此外,开民宿、经营农家菜的饭店、在网上销售特色农产品……在“第六产业”的引导下,村民的就业途径也变得越来越宽。

“‘第六产业’是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真谛,是成都农业现代化的主攻方向。”今年6月,成都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仅靠上游投资和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力培育能够释放农业资源、推动农业增值的产品,形成贯通种养、加工和营销的大产业链条。

本文共7页 1234567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成都日报
点击阅读更多【第六产业】新闻
成都温江区万春镇土豆传奇“第六产业”催生成都田园奇迹
[下篇文章] 成都交警“一号通”交警服务热线962122遇堵求助交警分分钟就赶到
[上篇文章] 四川银监局落实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 督导银行助推四川经济发展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