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起“花脑筋” 延伸产业链
今年27岁的祝鸣川刚从父亲手里接下公司时,苗木市场就开始走下坡路。好在这个年轻人思维新、脑子活,从今年起,他与不同的农产品生产商合作开发桂花衍生产品,从卖树走向卖产品。
祝鸣川桂花基地的核心地带都是树龄20-50年的高大桂花树。过去桂花盛开时,是“零落成泥碾作尘”;而今年,祝鸣川雇人将桂花都收集起来烘干。9月在这片桂花林里还举办过一场PARTY,祝鸣川邀请了若干好友,来此品鉴各种桂花产品,再辅以古筝、书画等艺术欣赏。“过去这里就是一个纯粹的苗圃,现在我想把它打造成一个桂花产品的体验中心。”祝鸣川讲道。
昔日的“桂花王”只靠种树卖树,一年的销售收入保守讲也有2000万元。但今年已快结束,祝鸣川的销售收入才只有500万元。“基本上刚够公司今年的开支,包括土地租金、人工成本等。有点捉襟见肘。”小祝笑了笑,像是在自嘲。但说起新开发的桂花产品,他马上又恢复了自信。
“我们的桂花红糖尤其受欢迎,朋友圈里都非常喜欢,都说有点像巧克力,冲成水后有桂花的香味。”目前祝鸣川开发的产品还在内测阶段,要到明年4月才能拿到上市销售的执照,但在他的朋友圈里,桂花产品已经受到了追捧。一位朋友用他这里的桂花干花自己制作了桂花糖和香薰,给了小祝不少灵感。目前他正在准备和温江一家米酒厂合作开发桂花米酒,跟蒲江一家米花糖企业合作开发桂花酥,同时加紧打造体验中心。“到明年9月桂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的体验中心就肯定能成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