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动起“花脑筋”延伸产业链 成都三大产业互动激活第六产业
2015-12-20 16:39:33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成都生活 

说起从卖树到卖花的转型,记者发现,崇州的樱花产业已经转型好几年了。崇州市三郎镇规模种植樱花,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格全,共有40余个品种。三郎镇茶园村村主任田凤林介绍,茶园村几乎每家每户都种植着樱花种苗,80%的村民加入了樱花专业合作社。过去,合作社主要进行樱花种苗销售,生意也曾十分红火。但因为近年来苗木市场不景气,合作社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已经与日本的商家签订合作协议出售樱花。每年盛花期,合作社便组织村民采摘樱花。三郎镇每年出售的樱花就有4吨-5吨,农户通过卖花普遍增收500元-1000元。

记者了解到,从三郎镇收购的樱花用作原料出口日本后,用途主要有提香、泡茶、泡澡、做糕点、做酱等。“可惜的是,我们自己还不具备对樱花进行深加工的技术,目前来说只有为他人提供原料,产生的附加值有限。”田凤林末了又加上一句,“希望这一局面将来能够有所改变。”

苗圃变景区 发展乡村游

除了卖花,一些苗木种植户也在尝试其他方向的转型,比如旅游产业。

在郫县友爱镇,一家棕榈树种植园把自己打造成了房车露营地。按营地负责人石忠华的说法,公司之前在成都、重庆、广东等地拥有1400多亩苗木基地,高峰时仅成都基地年销售额就能达到2500万元,但2014年却下降到了600万元。由于行情低迷,公司不得不另寻出路,投入了近2000万元将棕榈园改造成了房车露营地。据了解,今年9月房车营地正式运营以来,30多台房车每到周末都供不应求,接下来还将开发二期营地,公司也将从园林公司完全变成旅游公司。石忠华坦承,这样的转型投入很高,也伴随着一定程度的风险,“但总不能坐以待毙嘛,努力转型还可能有希望,不转的话,过去的投入就全赔了。”

从卖苗木到卖景观,还有温江寿安天星村打造的植物编艺公园。记者在天星村13组编艺公园核心区看到,树木掩映中,道路、沟渠都十分整洁,最吸引人的是,地里排列着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编艺作品,有花瓶、亭子、中国结,还有各种动物,十分有趣。据了解,这些作品是由紫薇编制而成。将原来的普通紫薇苗编织成形后,原来仅仅价值几十元的树苗,就可以卖到几百、数千元不等,且销路很好。

本文共4页 1234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李娟
点击阅读更多【现代农业】新闻
“桂中粮仓”来宾市象州县早稻开镰 机械化作业助丰收
“桂中粮仓”来宾市象州县早稻开镰 机械化作业助丰收
韩国农业学家李东宣(LEE DONGSUN)云南逐梦17年:“只为研究一粒稻”
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三亚举行 发布中国种子质量报告-玉米
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三亚举行 发布中国种子质量报告-玉米
2022年江西(吉安)现代农业产业合作暨第十届赣台基层农会交流恳谈会举行
陆霖数字科技:一颗小番茄,品味大不同
陆霖数字科技:一颗小番茄,品味大不同
成都首批8334箱菌棒出口欧盟 农业对外开放再次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金阳青花椒白魔芋产业峰会在成都召开
简阳市德青源现代蛋鸡产业示范项目开工投资10亿元
[下篇文章] 锦江区双桂路街道:创新服务换来群众“点赞”
[上篇文章] 成都市24家单位获2015年度信用创建先进单位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