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2015年成都市司法行政工作优秀成果评选大会 渗透出人文关怀和法治力量
2016-01-06 16:20:11  |  新闻中心 都市生活政务信息 

与子女不和  老人欲上法庭

“五老”出面成功调解

蒲江县成佳镇同心社区居民陈大妈搬入农民新居后,由于不适应楼房生活,常常因生活习惯问题与子女发生争吵。子女认为老人不讲卫生,不会用电器,不愿与老人一起居住。子女的“嫌弃”,让陈大妈非常生气,想到自己曾见过父母“状告”子女的案子,陈大妈也想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可法庭听了纠纷原因后,认为判决也很难彻底化解纠纷,建议通过“五老”调解队进行调解。“五老”调解队找到问题症结后,一方面由与陈大妈年纪相仿的调解员通过上门教陈大妈使用电器,纠正旧有的生活习惯,同时开导她的心态,适应现代生活的方式,另一方面,调解员也教育其子女要恪守孝道,尊重老人的想法,对待老人要有耐心。一段时间后,陈大妈基本适应了楼房的生活习惯,调解队员的行为也感动了子女,最终促使陈大妈和子女和睦地生活在了一起,纠纷得到了圆满化解。

“五老”变身“维稳信息员”

离群众近威望高

“近几年呢,人们生活节奏逐渐加快,茶馆的这种纠纷调解方式逐渐淡化。经过研究,吸收这一民间调解的精华,我们便创立了‘五老’调解模式。”蒲江县司法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五老”调解模式是将活跃在基层一线的“老党员、老干部、老代表、老军人、老教师”等组织起来,参与到纠纷调解中来。由于“五老”调解队员来自群众身边的热心人,与群众的感情基础好,纠纷双方的抵触情绪小,更容易开展工作,以案讲法的方式进行调解更容易为群众所接受。同时,“五老”调解队员年龄较大,有丰富的阅历经验和充裕的时间,对纠纷双方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又比较了解,容易取得调解双方的信任。加之“五老”调解队员生活在基层群众当中,与群众的距离近,容易第一时间发现和化解纠纷,有效防止矛盾激化,还能及时向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信息,发挥“维稳信息员”的作用。

本文共9页 123456789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晨迪 王虹
点击阅读更多【司法】新闻
2020年四川省监狱工作会:全面推进“智慧监狱”建设
西部地区首个“民营经济司法护航基地”在彭州市人民法院挂牌实体化运行
成都:紧抓司法办案 全力提升群众满意度
成都中院加强司法作风建设 整饬思想作风助推跨越升级
郫县花园司法所“司法所·148”延伸服务惠民生
武侯法院建11个标准化审判团队 每个团队主攻一个方向
拒不申报财产“种子大王”刘光基再次被司法拘留15天
青羊区被确定为四川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改革示范单位
[下篇文章] 新津县花源镇东华村篱笆围起“微菜园” 乡村别有风味
[上篇文章] “成都西部铁路物流中心”更名成都国际铁路港 从这里走向世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