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里,外伤、猝死、酒精中毒、脑血管意外、急性胃炎患者居多,病情突发性强,我们不能有丝毫松懈。”李珊翻开工作记录本说,“净居寺路口发生车祸,2人受伤,凌晨1∶21接警,1∶23发出派车指令,1∶43伤者被送到医院。”“锦城大道某小区居民发生休克,早上5∶47接警,5∶49发出派车指令,6∶07患者送入医院。”……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与时间赛跑的点点滴滴。
4年前,李珊从一名医务人员转换角色,成为一名120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算上今年,这是第3个年头在调度大厅里过除夕了。”她说。
日常点滴
呼救处置率100%
轮休后才吃“团圆饭”
“昨天凌晨1点17分,我接到一名老人的呼救电话,声音非常虚弱,并且断断续续。”李珊接到呼救电话后,反复核对住址、电话等信息,迅速发出派车指令。十多分钟后,医务人员赶到现场,老人家中却无人应答。情况紧急,李珊立即通知110、119展开多部门联动,破门救出已经陷入昏迷的老人。
“收到医院的反馈信息,老人已经脱离了危险。”李珊告诉记者,在工作中最担心的就是接到独居老人的呼救,在医院出诊后反馈老人已被妥善处置之前,一颗心总是悬在半空中。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该中心分为5个大组,每组6至7人负责成都范围内的医务急救工作,2015年全年电话呼入量1533752个,呼救处置率100%,平均呼救受理时间112.56秒。这意味着,每名工作人员每日至少接听处置140个呼救电话,且受理时间仅在2分钟以内。
“今年轮休安排在初二和初三,到时候要好好陪陪家人,再吃一次‘团圆饭’……”谈起休假的安排,她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