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读《活着,走着想着》:人生就是一场旅行
2016-02-14 21:41:56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这是我读《活着,走着想着》这本书的大致观感。此书收录了99位诗人、小说家、导演、画家等的旅行感悟,里面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字,比如张弛、狗子、阿坚、毕淑敏、高星、何小竹、乌青、唐棣、王小妮。他们不一定都是旅行达人,也没有给我们带来路上的明信片,但他们对于旅行的感悟却远较摄影图片更值得玩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更何况这些智者的吉珠之言,一定可以让我们对旅行、对风景的认识更立体、全面和深入。

就拿我来说,我本来以为,对于在路上的人,给他风景就可以;对于宅人而言,给他一个地球仪,大不了再给他一个天文望远镜就行;其实这是不对的,是有失偏颇的。风景是永远相对观者而言的,不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至少也存在诗人杨黎的“冷风景”之类。“风生水起”也好,“波诡云谲”也罢,都要被看到,才能完成这种双向的激发。世界千变万化,时间转瞬即逝,何谓长相忆的风景,何谓过眼云烟,这中间的区别大了去了,完全因人而异。

我还想到“活着”。粗浅的看法是,“活”由“三”“舌”组成,意味着对谈和交流,“着”由“羊”“目”组成,意味着观看和欣赏。这里面没有“人”什么事情,人只是其中的一个物种而已。“活着”是关乎宇宙万物的,是它们之间的互相欣赏和交流,指向的是一种物种之间的“和平共处”。“活着”是前提,万物都活着,都活得好好的,这样的世界才更值得去走走,去看看,去想想。“走心之旅”,才更值得向往。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赵志明
点击阅读更多【阅读】新闻
“中外青年万里读行”活动在重庆启动 构建开放包容的中外青年对话平台
藏在图书里的“流量密码”:于阅读中寻找“诗和远方”
藏在图书里的“流量密码”:于阅读中寻找“诗和远方”
2022年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阅读驿站”进乡村特别活动举办
2022年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阅读驿站”进乡村特别活动举办
西藏首家24小时人脸识别自助图书馆在拉萨三级政务服务大厅启用
2020年中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0本
2018年成都市未成年人阅读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启动
成都日报记者、作家蒋蓝带领大学生“诗意地阅读”
京东数据研究院发布《2017国民阅读报告》四川人年购书量排名全国第四
[下篇文章]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脍炙人口 绝妙好词 清新婉丽
[上篇文章] 102岁马识途约李致一起看《老炮儿》 ​坚持写作想整理出更多东西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