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我差不多每天都会读到孔子的这句话,是因为我差不多每天都会背诵一遍《论语》。当我念着这句话时,或者坐在房间里,或者走在路上,或者看看窗外,或者深吸一口气。从这一看一吸中知道,春天又来了。
万物复苏,在天道之中运行,流畅通达。莺飞草长,又要落英缤纷。这完全是一个生发的季节,所以人们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去春来中,世界逐渐充盈。
孩童们已经在清晨和傍晚的街道上蹦蹦跳跳了,走进又走出校门。看着他们,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世界是他们的,现在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只不过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接管和建设这个世界,让它越来越好。
在春天,想起了一句话:“我们留什么样的世界给后代,取决于我们留什么样的后代给世界。”这句话好,值得记取。这个“什么样”里,显然存在着一种进步的价值观,而且它是在我们的后代身上体现出来的,并反映到这个世界上。
有人一说到中国教育,首先诟病的便在这一点上。他们认为不应该给孩子灌输价值观,而是让他们在自身成长中形成价值观。十年前,也许我也会这么想,幸好现在不会了。因为这样的认识,是在用满脑子混乱的价值观来反对清晰明确的价值观教育。再动动脑筋想一想,可以在全世界所有的教育形式中找到不包含价值观的教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