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武侯区教育局获悉,该区拟在部分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实施“两自一包”(教师自聘、管理自主、经费包干)改革,给予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进一步促进区域教育综合改革。据悉,该区的川大附中西区学校已试点这项改革一年半,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近年来,武侯区着力通过办学模式、育人模式、人事制度、管理体制和教育手段“五项改革”促进学校优质、特色、内涵、自主和创新“五个发展”,实现武侯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和惠民服务目标。2014年,该区以简政放权、释放活力为重点,在新开办的四川大学附属中学西区学校进行“经费包干”试点,2015年在全区公办幼儿园中推行,并计划2016年—2017年在新建的5所中小学和12所公办幼儿园试行。据悉,该区已有10所现有公办中小学主动提出试点申请。
破解“人权”
实现教师自聘
武侯区教育局出台《推进学校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调落实和扩大中小学校办学自主权,川大附中西区学校成为该区首个拥有自主选聘教师权力的学校。据介绍,该校严格执行自主选聘教师程序,按岗聘任教师,实现多劳多得和优劳优酬,同时制定了“约谈提醒—帮扶整改—依法辞退”的退出机制,打破了编制内招聘的“铁饭碗”,真正实现了教师队伍的“区管校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