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注意到,早在3月4日,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便发布消息,叫停冬虫夏草用于保健品的试点工作。彼时,游离于保健品、药品、食品之间的青海春天旗下极草系列产品侥幸成为“漏网之鱼”。“从某些角度来说,极草在过去几年一直幸运傍身。”一位不愿具名的药企人士表示,尽管麻烦不断,却总能顺利解决。
《告知书》显示,2013年,食药监总局同意青海春天作为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企业,但由于其申报的产品不符合保健食品国家标准,未予批准。2016年,决定停止试点。
更引人关注的是,《告知书》中称,国家食药监局2014年6月,食药监总局答复青海省政府同意将极草产品作为综合开发利用优势资源的试点产品,要求严格参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要求组织生产。但因试点中青海春天未能按照要求开展相关工作,食药监总局于2015年7月告知青海省政府停止极草产品试点。不过青海春天表示,截止到2016年3月28日前,公司并未收到过此类文件,并且已按试点要求开展了相关工作。
上市公司近八成营收或消失
极草合法身份被取消,首当其冲的便是青海春天的业绩。毕竟,这家公司完成50亿元的营业额,极草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