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400-633-4033
成都2016年第一季度日均诞生市场主体首超千户
2016-04-08 14:58:14  |  新闻中心 成都商界财经消息 

外资内资持续看好

成都发展前景

据了解,一季度全市新增市场主体注册资本总额合计达1464.99亿元,同比增长81.8%(其中内资企业新增注册资本1408亿元,同比增长85.1%,外资企业新增注册资本30.9亿元,同比增长59.14%)。

此外,一季度全市共登记个体工商户34224户,同比增长10.1%。商事制度改革与成都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内陆自贸区创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等一系列政策相叠加,成都区域发展优势不断凸显,不仅带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高涨,更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企业发展动力和产业结构调整基础,显现出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保持适当的投资强度,进一步做大做强投资底盘”的政策引导作用。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强势发展

“一季度成都市市场主体中第一产业稳步增长、第二产业增速加快、第三产业优势明显,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各类新登记市场主体户数分别是921户、2385户、58120户,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13%、43.9%和25%,均实现了2位数的同比增长率。”黄维新告诉记者。数据显示,成都市三次产业整体均衡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成都市委经济工作会上提出的“打好调结构的突围战,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工作目标见到成效。

从一季度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行业分布看,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亮点频现。与创新发展有关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登记3208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登记2764户;与绿色发展直接相关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新登记79户。另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新登记969户,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登记509户,金融业新登记221户。“从新增注册资本情况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214.2亿元的注册资本总额排名进入前三(排名第一、二位的分别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375.8亿元和批发与零售业的278.1亿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强势发展为成都市推动科技创新,在新常态下破解要素瓶颈、提升发展质效创造了有利条件。”黄维新说。

本文共2页 12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王李科
点击阅读更多【工商登记】新闻
成都按下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加速键”内资企业登记“零见面” 外资企业登记“跑一趟”
成都高新区市场主体逾13万家
四川工商:符合条件的住宅可以作为经营场所 但不得擅自“住改商”
2017年一季度成都高新区新增市场主体近9000家注册资本(金)超500亿元
成都市场主体发展三大指标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二
新津县行政审批局推进工商注册“全域通办”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新津县行政审批局推进工商注册“全域通办”释放市场主体活力
四川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5.91万户成都占比四成名列首位
副省级城市上半年新登记市场主体和新增注册资本成都均列全国第二
副省级城市上半年新登记市场主体和新增注册资本成都均列全国第二
[下篇文章] 成都市将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上篇文章] 成都授予前波兰驻华大使塔德乌什·霍米茨基“成都市荣誉市民”称号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