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到今年已经第19个年头。成都和重庆,这两个相距不到三百公里的西部核心城市,有着相近的区位优势,有着相近的人文环境。成渝两地的情结依然斩不断,分不开。
从竞争关系到协同发展,近几年川渝两地的发展思维也在与时俱进,从发展角度看,双方加强合作的思路已经成为主导。那么,在成渝城市群规划获批之前,又是如何从竞争走向合作的呢?
19年来,成渝之间从味蕾之争到性格之争,再到产业之争,大家彼此都不服输,但是在区域协同发展上,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人用“打是亲骂是爱”来形容川渝两地共度的这19年,更有人认同这是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19年。
如今,从分家到成渝城市群一体化,成渝竞合19年,有哪些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A 竞争
从经济区到城市群 成渝从竞争走向合作
筑巢引凤 四川“抢穿”重庆皮鞋
2016年3月,位于安岳的渝成国际制鞋产业园内两家制鞋企业投产,四川永强百丽鞋业属于其中之一,但其入驻园区的时间并非最早,2015年10月才成为该产业园中的一员。
渝成国际制鞋园区采取政府搭台、以企建园模式,由龙头带领、中小企业抱团入驻,早在项目一期破土动工前,已经吸引71家企业入驻。四川永强百丽鞋业总经理邹代强说,他的企业从成都迁来,看重的便是安岳在成安渝高速公路中点,能同时辐射成都、重庆两座大城市。邹代强的企业入驻园区时,已经有数十家重庆企业和园区签约,“看重的就是安岳富足的劳动力市场,成都的鞋企都了解,安岳制鞋工人非常多,到安岳就是要抢占制鞋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