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生活
近代川菜一大奇人 黄晋临的川菜绝响
2016-04-18 11:44:11  |  新闻中心 蜀风艺文文化成都 

为徐悲鸿做的一道菜

后来,为了服务零星食客小吃,黄晋临又在包家巷开设了“无醉不归小酒家”。店堂临街,西面为菜圃,无公园美景点缀,他便取古人“室雅何须大”之意,在四壁悬挂名人字画,食客步入店内,顿觉雅洁宜人,诗兴大增。为助酒兴,这里的菜肴以“葱烧鱼”“红烧舌掌”“蒜泥肥肠”“豆泥汤”等令人耳目一新的名菜上席,适合市民和公教人员的口味,这就使那些零星食客得以凭栏畅饮,耗费不多而得饱口福,生意一直很兴隆,名气大增,吸引了不少文人雅士。

那时,在少城公园游玩的有钱人,喝过一通早茶后,都习惯到“静宁饭店”用餐。

1937年夏秋,著名画家徐悲鸿来成都,屡次光顾“静宁饭店”,在亲口品尝了黄晋临烹饪的菜肴后,评价道:“将贵重原料制成美味不难,难在将平凡菜色做好。”其中尤以“叉烧斑指”值得一提,为徐氏之最爱,每到必尝。此菜的原料为猪大肠头之一部分,可选用者不多,加上不能卖高价,仅在酒席中偶尔配套出现。徐悲鸿既为老友,黄晋临乃亲自下厨,做出此菜奉客。为了表示谢意,徐氏当场挥毫,作《奔马图》相赠,黄氏亦珍而重之。这一“名画换佳肴”的故事,一经好事者渲染,马上轰动蓉城,传为佳话。

1939年6月后,日寇飞机频繁轰炸成都,成都市中心的少城公园、包家巷等地,每每沦为一片火海,人员伤亡惨重。黄晋临性格素来胆小,每闻空袭警报,辄躲入桌下,其上垒以重重棉絮,“静宁饭店”亦随之歇业。1941年底,在重庆开餐馆的黄老终因惊吓过度,卧病不治而亡,终年68岁。

本文共3页 123
来源 成都日报  |   作者 李豫川
点击阅读更多【川菜】新闻
成都100道名菜日前出炉 传承蓉城人文历史
成都100道名菜日前出炉 传承蓉城人文历史
郫都区成都川菜博物馆:展示川菜千年脉络与传承
郫都区成都川菜博物馆:展示川菜千年脉络与传承
四川正式启动大型川菜评选推广活动
2019全球川菜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川菜经典面点小吃制作工艺规范正式发布
第二届世界川菜大会百位厨师同时炒鱼香肉丝你选哪一款?
川菜在海外原来这么火 走出国门探寻“麻辣”商机
“全球川菜名馆与四川美食之旅”推介活动走进德国柏林
“全球川菜名馆与四川美食之旅”推介活动走进德国柏林
2018澳大利亚国际食品展 成都美食飘香墨尔本
[下篇文章] 成都中乙双雄喜迎开门红 成都钱宝都江堰主场胜海南海汉
[上篇文章] 成都成洛路改造 东洪路中段至蜀王大道路口出城单向交通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联系 | 加盟合作 | 联系我们
欧咯®旗下网站 成都热线
Copyright © 2006-2021 CDR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欧咯®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