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校长、四川省数学特级教师刘云建议,可以按6个学科和学习程度安排教师和教室,由学生根据自身选择去走班选科选老师。比如,思想政治,可分学科班和高考班,甚至学科班还可分层设班;关于外语,虽然是每个学生都要考,但是每个学生有两次考试机会,有的第一次就达到了理想效果,有的还会考第二次,再加上不同学生对自己的分数期望也不同,所以外语学科也不能搞“一锅煮”,分层势在必行。
挑战二:学生能有效选课么?
教育界人士:学科选择要指导
新高考对学生亦是一种考验。以前,一个班五六十个学生朝夕相处,不论什么科目都在一个教室上。现在有可能这堂课你的同桌是别班的学生。比如以前读文科的必须学习政史地,现在你还可以选理化生。选择的自由度大了,学生会把握自己有效选择吗?原来固定模式的班级制打乱了,没有了固定的教室、老师和同学,没有了老师对你的“专一”的、严格的要求,学生能把控好自己吗?
另外,六选三还让一些老师担心的是,学生会不会有趋利避害思想,在选课上造成某些学科热门,爆满,某些学科成为冷门,无法开课?为此一位成都教育界人士坦言,未来要发生的不可控的事情的确存在,还是应该呼吁教育去功利化,让学生和教育回归本真,高考改革的初衷是让学生依据兴趣选择专业,为高校输送具备创新思维的人才,所以,社会应该给教育更宽松的环境,学校、家庭应该从学生职业生涯出发,科学有效地指导考生进行学科选择。
而分层教学后,对高校人才选拔制度也将形成挑战,“高校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中学按需定制什么样的人才。学生未来想从事什么专业学习,在中学阶段就要目的明确地选择相关学科。中学和大学的接轨就非常重要。”该人士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