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3月10日开始,成都市21个路口“直行待行区”运行时间调整为7∶30—19∶00,从调整后情况来看,21个路口的通行能力大大提高,作为一种新的交通组织,直行待行区在缓堵保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5年1月至今,成都市中心城区陆续在八宝街路口、牛王庙等21个路口实施“直行待行区”交通组织模式,有效延缓了高峰期路口车辆排行长度和通行压力。
据市交管局科规处民警介绍,经过成都交警对21个“直行待行区”路口交通组织模式的现场流量统计和仿真模型论证,路口通行能力平均提升幅度约8%-10%,以八宝街路口为例,一个小时路口可多通行729辆直行车辆,通行能力提高8%-10%,同时路口排队长度缩短40米左右。路段平均车速提升14.3%左右。记者了解到,成都交警梳理了80个具备条件的路口,今年将再选择20个路口设置“直行待行区”,进一步提高路口精细化管理水平。
城市交通快速发展
道路提档升级
出行更便捷
双向8车道,车道更宽更通畅,现在开车行驶在综合整治后的红星路上,能让人充分感受到这条贯通成都市南北的交通要道的便捷。从去年10月开始,南起二环路科华路口、北至二环路刃具立交,红星路进行了改造,提档升级后的红星路通行能力大大提高。
记者从成都市建委了解到,随着二环高架的开通,以及“三环十六射”的加速构建,交通大格局正在形成。成都市主城区城市建设“多箭齐发”,新建、改造多条干道、下穿隧道以及桥梁。今年,成都市继续按照规划推进城区交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