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路又堵起了”“人民南路又排起长队了”,这样的抱怨,在成都主城区的上下班高峰期并不鲜见。近年来,为缓堵保畅,成都也采取了不少办法,但始终没能真正解决问题。
5月3日,记者从成都市规划局获悉,为彻底搞清城市交通拥堵原因,成都正式启动为期半年的综合交通调查,将通过居民出行调查、交通专项调查、交通大数据采集及其他相关数据收集等,对全市交通状况进行全面系统地“摸底”,以便更加精准科学地制定近远期的交通治理措施与规划。
据悉,作为全市最大规模的一次交通调查,此次调查将涉及成都全域地区,调查人数达35万人之多。
基础数据不全面
缓堵命题难解
由于家和单位距离较远,成都某企业职工周华敏每天都得开车上下班。6年下来,从驷马桥到成都新会展中心,她已经摸索出三条相对便捷的路线,但无论哪条路,要保证不迟到,她至少得预留一个小时以上的开车时间。有几次遇上特殊情况,她甚至被堵了两个多小时。“成都,一座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不少成都主城区市民用这样一句戏谑来表达对交通拥堵的感想。
为了缓堵保畅,近年来成都也在不断加大治理措施,如实施道路单向循环、扩路修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等,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