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评
合家欢,则无极端
□李晓亮
最近电视剧《欢乐颂》很火。其中樊胜美奇葩父母,让观众无不咬牙切齿,纷纷在网上抛出,诸如“像樊胜美爸妈那样的父母,还有孝顺的必要吗”之类议题。这当然是有意标签脸谱化,甚至妖魔化的创作倾向,而能让观者如此入戏,恨得牙痒痒,本就很说明问题——辨是非明事理,没有“愚忠愚孝”。
当然,除荧屏上那种只知伸手要钱,把儿女当免费榨油机的无底黑洞式父母,现实中或还有另一极端:衰朽残年,病痛不堪,怕成儿女的负累。往往有苦也不说,咬碎牙和血吞,某日想不开,宁寻短见,也不求人。
而这些走极端的老人,又多属空巢之痛,独居之殇。之前这一现象多是空心化的农村。在一些节点,如关于农村空巢、老龄化等问题的专题学术研究成果或类似成果公布之时,都有相关田野调查或专题报告刷屏。《农村老人自杀的平静与惨烈》就披露过专题调研者在鄂、鲁、晋、豫几十个村走访后发现,老人自杀现象“已触目惊心”。
按说,老人心理疏导条件,城市应该更乐观些。不过,在看到“病痛6年 八旬独居老人家中自尽”消息,不由心里一紧,对空巢独居老人的心理干预和精神抚慰,城乡无差别,都刻不容缓。相较而言,城市条件更便利充裕一些,或许更应提速。